来源:雪球App,作者: 机敏小浮标-价投,(https://xueqiu.com/9510414269/323596947)
$京东(JD)$ $美团-W(03690)$这两天点了几单京东外卖,感受有几点:1、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半小时内送达,服务比较好,我让放在家门口,对方还拍了张放在门口的照片2、可选商家比较少,5家左右;3、有优惠,5元,结账和京东购物在一起,可以用京豆或者京东E卡4、生鲜和水果都是需要点进去以后,再进到每个超市店里去买,就没有小象超市一站购买方便了现在京东把秒送提到了一级tab页面,点进去以后,有超市、咖啡奶茶等,这和美团的都放在外卖下面的逻辑不一样,因为京东的外卖商家少,但是咖啡奶茶入驻的多,所以把咖啡奶茶单拿出来,用户可以直接进入,比美团的操作步骤简单,页面提前也能引流,咖啡奶茶在外卖的单量里很多,所以可以给外卖导流。
京东后面的挑战:1、能不能尽快提升商家数量,餐饮行业很大的痛点是复购率低,吃两次就腻了,谁每周都能吃一次同一家就很少了,所以每次在美团点外卖都是翻来覆去的选,京东的商家过少,吃两次就不吃了,后续流量很难持续。2、对于区域骑手路线、分配的算法是否能做好,京东虽然之前有京东到家、达达也做配送很久,但是对于近距离高时效大并发是个挑战,能否用算法把运力分配好是个挑战,工作餐的时效非常重要;3、骑手数量是不是跟得上,美团700多万骑手,100万左右高频全职,京东的人力目前肯定跟不上;4、京东只做堂食外卖,但是堂食外卖一定会优先堂食客户,所以出餐速度是个挑战,一旦出餐速度跟不上,问题接踵而来,一单耽误了,后面都耽误了,大量超时,用户口碑下降流量减少,就很难维系对于京东做外卖:很大程度上是防守,美团的小象超市替代了很多京东的购买,而且小象上很多数码品牌已经把美团渠道当做重要渠道且进行首发,这就对京东的优势业务产生了冲击1、在小象买点东西,一凑运费,就买零食、日用,这部分以前都是在京东买的,我以前每周下单京东,现在一个月也就一次了,所以一方面是小象的物品本身的替代,一方面美团有外卖和小象还有美团买菜,高频打低频,京东的业务受影响较大;2、小象的高频业务让人形成了使用习惯,买点日常用的就上小象,而不是上京东,这对与京东的打击很大,除了大件和大促,日常的购买gmv会大幅下降;3、所以京东必然也需要高频的业务来防守,京东的基因是做苦活和累活的,这和阿里抖音腾讯的基因不一样,且已经有京东到家这些已经形成闭环的积累,京东可能会占到一定份额,但是掀了美团桌子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美团的份额被蚕食一些,也必然影响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