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媒体称他是继成吉思汗第二个征服西方的亚洲人;菲律宾称他是“国宝级拳手”;人们称他是“亚洲驱逐舰”.(曼尼•帕奎奥)说:“拳击给了他发言权,无论生活带给他什么,无论他走进什么样的竞技场,他永远都是拳手,拳击也给了他信仰,让他找到心中的神---自己”。一无所有的他,为了生存,除了依靠自己,没有别人。于是,16岁开始进入职业擂台,这位专找硬对手去打硬战的硬汉,一打,就打了23年。68场职业拳击,59场胜利,11次世界拳王金腰带,8个不同级别的世界金腰带,他成了菲律宾最好的拳手,让世界知道菲律宾人可以在一个不仅依赖原生力量,而是依赖战略和快速思考的体育运动中脱颖而出。
就是这么暴力且需要智慧的运动,每年有无数爱好者奔赴拳馆,格斗馆等专业拳击场所,站到6乘6的拳击擂台上去,在很多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和一个陌生人一决雌雄,这是一种莫大的刺激和放松。在拳台上彻底放下自己的身份,获得最纯真的快感,还赋予了人们一种独特的心理挑战。对于他们来说,这可不是随便一项运动就能带来的超级享受,包括我在内。
虽然我在成都这么休闲包容的城市成长了25年,自从开始练拳,就对拳击这件事情有独钟,半个青春都是泡在拳馆里度过。
从那时起,我发现自己有个癖好,就是一头扎进拳馆里,一直练到心肺喘不上去才换口气,因为在拳馆里实在太热血了,跳绳声,呼吸声,拳套碰到拳靶的击打声,充斥着整个拳馆。
这个热血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特别舒服。其实每一个热爱拳击的人也是喜欢这种热血而亢奋的感觉,宁愿承受对手及现场氛围带来的压迫感。
真正接触职业拳击,是参加成都马一鸣拳击俱乐部的职业班,执教职业班的主教练是马一鸣教练(WBO,IBF泛太平洋双组织洲际拳王)这是我一次走进职业拳击。
上课是在300平米的拳馆内,大概内容除了基本拳击技术,直拳,摆拳,勾拳,以及躲闪技术,就是日复一日的练习空击和实战。拳击最重要的是在保持身体重心的情况下,手脚协调地出拳。还要学会运用身体的旋转去出拳,这种旋转姿势稳定省力,在和对手不同距离下,找准距离,出拳就能发挥出最大的绝对力量。
练习这些不是为了每一拳力量更大,或速度更快,而是去体会身上的肌肉去记忆每次训练的感觉。在拳击训练过程中,每一个的动作都是从肌肉记忆开始的,肌肉记住或者协调一个动作都要五千次以上。在训练过程中,我的教练往往会用很多种方法让我们加深肌肉记忆。
定格法:将一个动作定格,保持正确规范的动作一分钟,最好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正确的动作,直到肌肉有些发酸僵直为止。放松以后再继续定格这个动作,反复练习直到动作准确为止。
将动作定格使肌肉固定在一个环境下不动, 肌肉发酸, 这时大脑就会自动记忆这个不舒服的动作,自然去协调, 慢慢让肌肉适应,从而完成肌肉记忆的过程。
闭眼法:击打目标时动作不规范,可以将自己的眼睛闭上,头脑中先把技术动作想一遍,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用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做出动作 ,让其他师兄告诉自己动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将动作改正。 如果正确再重复此动作,几十次以后可以加速至百分之六十,动作如果正确再将速度增加至百分之八十、 九十、直至全速发力。
整个肌肉记忆的过程都是闭着眼睛的, 纠正动作的时候也是如此。眼睛闭起来少了一些外界的干扰,大脑和身体更容易接受并且记住某一个动作。
加重法:动作不连贯 ,力量会传导断开,是因为身体中某一个小块肌肉没有发力, 导致动作断开。 加重重量,可以迫使这块肌肉发力, 慢慢在练习中就会找到发力的感觉,使整个力传导完整。
说起来简单,但职业拳击并不是只要勇者无畏就能做到,而是一件必须专注,努力才能办到的事情。
首先要解决基本姿势的问题
拳击的基本技术--基本姿势
基本姿势也是攻防姿势,是使自己身体处于最有利于进攻和防守的一种姿势。其作用是使身体随时处于攻防的最佳状态,进而攻之,退而守之,保护自己,利于快速进攻与反击。在基本姿势中,左脚在前称为右架,右脚在前称为左架。
第一次站架,我一直找不好重心,师父用手各种推,如果我不倒且身体不产生摇晃,就说明我的重心的对的。
重心找准后,低头收下巴,前额朝向对方,双目注视对方的眼镜,脸部表情自然,左臂在前,右臂在后,左拳略高于肩膀,防护左脸,左肘自然下垂防护身体两侧,右拳置于颧骨处,防护右脸,右肘自然下垂防护右侧,,形成最佳的基本姿势,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下一步的攻防训练时,你就会领会到姿势的重要性。
我倒是在师父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在和师兄弟对练过程,我也随时提醒自己保持重心。
但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身体和心理对距离的本能抵抗。
最开始练习时,基本站架和体能对于我来说都相对容易,反而是心态导致我畏畏缩缩。实战中,一见对方进攻,身体就不由有自主的远远避开,心里紧张又害怕,心里想的只有是“这回合还有多长时间才结束啊!”,挨了拳更是着急跳出来,躲得远远得,生怕一直被揍。
特别是遭遇了连环组合拳后,就感觉脑子都是一片空白,步伐移动缓慢,腹部缓慢而又规律地抽动,随着呼吸声急促,我非常想大口呼吸,这时大脑提醒我,体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太高了,得尽快排出。
因为大脑耗氧量占据身体的25%,超过承受极限就会进入自我保护阶段,停止所有活动来确保大脑供氧。
我努力提醒自己,保持匀速正常的呼吸,镇定,压低重心,顶住对手的攻击,压缩对手的进攻距离,勇敢自信地往里钻进去,
道理都对,但这种身体失控的感觉让人很慌张,最终还是按着教练的指导,用极富有攻击性的压迫式方法进攻。
其实这种难受的感觉适应就好,在某一个时刻也会觉得自己是那么勇敢无畏。
作为一项最复杂的运动,如果有老爷们想要挑战自己对压力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有一些建议大家要注意:
一定要找一家靠谱 的拳击俱乐部,比如各地专业拳馆,盛力世家的拳击学院提供职业拳击的训练营和拳击技术进修的培训课程,理论知识扎实,职业拳击进修更是非常完善和专业。
■运动之后的放松拉伸,对保护肌肉以及缓解运动带来的肌肉损伤非常重要!,如果懒得做拉伸,有讨厌做完SPA那股娘炮香味,可以去做个盲人按摩,来快速恢复运动后肌肉紧张,渐少身体劳损。
■训练前12-24小时绝不能饮酒,因为酒精使大脑皮层出现短时间的兴奋,此时大脑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使辨别力,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全身运动的平衡和协调性都受到影响。若在这种状态下训练,有损大脑功能,并且容易发生危险情况。还会进一步加重心肌份负担,将对心脏产生损害,也会促使肌肉疲劳。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相信自己。
生命中总有一次为自己拼搏的机会!
无论如何,懂得克制,顺从自己的身体,自由,但不逞能。
好了,我希望为更多人分享我的拳击故事,也希望分享这份不忘初心的拳击精神,
如果你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欢迎添加我,我会和你约稿,写一份属于你的精彩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